云上观摩 云上共享 云下提升 银川市赋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朵“云”
“银川市依托市信访大厅改造建成市级综治中心。目前我们是参照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将中心划分为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三个部分。”8月11日起,银川市综治中心启动“云观摩”线上交流学习活动,6个县(市)区政法委分管领导、综治中心主任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坐在各自综治中心的指挥调度室,通过大屏幕观看银川市、金凤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
“‘引导受理区’由安检区、等候区、受理区组成。导引台会主动根据群众诉求将其分流至相应窗口。目前银川市常设综合、劳动关系、法治化营商环境等窗口,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是轮驻窗口,其他力量根据工作需要通过随驻等方式配合开展工作。今年以来,6个窗口共计接待1117批次4078人。”面对直播镜头,讲解人员赵若仪向市、县级共7个综治中心清晰而详尽地介绍市级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接待窗口设置、功能室整合利用、“五组数据”分析研判等内容。
镜头的另一端,各级综治中心依托宁夏社会治理基层综合指挥平台,“零距离”观摩。
“线上观摩活动不仅实现了实时面对面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更打破了距离限制、时间限制,切实节省成本为基层减负。”策划此次线上观摩交流的银川市综治中心主任高小龙表示,银川市将以此次线上观摩学习为起点,持续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云观摩”活动,每周安排1-4个示范型综治中心,分批次线上展示全市61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让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等参与进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为推进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赋能增效。
作为首府城市,银川市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力争在全区走在前作表率。而事实上,综治中心的统筹调度也在多次应急处突方面经受住了考验。
8月8日凌晨,银川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西夏区、贺兰县累计雨量可达30毫米以上。银川市综治中心迅速统筹调度,安排市、县级综治力量排查安全隐患、预防矛盾纠纷。
当日8时20分,贺兰县南梁504涵洞正在抽排积水,贺兰县、西夏区综治中心组织涉路各村治保委、铁路护路专干开展涵洞抽排工作,处置隐患点位,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11时10分,兴庆区通贵乡通南村治保委巡查辖区易积水点,查看管道运行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架设水泵强排;11时22分,灵武市郝家桥镇各村治安保卫员已经身穿雨披赶到各村老旧房屋,排查隐患;11时52分,金凤区综治中心视频调度室里,各乡镇街道将相关受损人员情况、近期部分重点关注部位、矛盾纠纷排查录入情况进行汇报……
6月初至7月底,银川市综治中心利用每周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日常工作调度时机,常态指导跟进“保护鸟类活动·治保委在行动”专项活动。统筹协调农业农村、林草、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检查,充分发挥治保委扎根网格、贴近群众的组织优势,深入开展鸟类保护行动。全市累计出动人员8600余人次,联合检查各类市场452余家(次),排查餐饮单位(含农家乐)1456余家,监测抖音、快手等22个网络交易等各类场所平台共计9235处(次)。
8月13日,贺兰县富兴街街道友爱社区“反诈流动驿站”前,数名群众前来参与有奖竞猜活动。当日,银川市两级综治中心组织各乡镇街道集中开展了一轮“全民反诈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多形式、多角度推动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
“创新基层治理的重点,不在‘讲多少理念’,而在‘聚多少合力、解多少难题’,让群众从‘办事跑断腿’到‘服务送上门’,从‘矛盾没人管’到‘多元协同解’。而这,也是夯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关键所在。”高小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