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综治中心副主任 王海霞:“1571”工作法 解锁矛盾纠纷化解“核心密码”
综治中心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社会稳定,一头系着百姓安宁,是守护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堡垒。银川市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开设“综治中心建设我参与”专栏,共同聆听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们扎根一线的深度思考,分享他们在推进综治中心建设中的鲜活实践与宝贵经验。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难题,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到织密治安防控体系,从网格化管理优化到创新建设数字化平台,每一份探索都凝聚对平安建设的执着,每一次突破都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每一份责任都汇聚综治中心建设的新动能。
“1571”工作法解锁矛盾纠纷化解“核心密码”
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探索创新“1571”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一个中心强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枫桥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统筹信访、司法、综合执法等部门,建成集矛盾受理、多元调处、心理疏导、智慧调度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治中心,通过硬件的提档升级,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口受理、全链条解决”。同时建立矛盾纠纷风险研判机制,强化分析预警,防范重大风险,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召开联席会商会议8次,化解重大风险隐患4起,其中,中梁御府小区业主多次因债务问题产生纠纷,社区及时将情况上报至街道综治中心,街道综治中心协调相关部门联席会商,全面分析研判,制定化解处置方案,经过连续三天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心顺。
五力协同聚合力
构建“中枢指挥+网格触角+共建联盟+群众参与+智慧赋能”五维治理矩阵,形成协同治理体系。联动辖区共建单位,辖区344名网格员、116名志愿者,重点围绕婚恋纠纷、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纠纷等全面开展排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化解联调机制,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行动6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531起,调解成功率98%。
七联实战破难题
发挥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作用,调度行业部门、人民调解组织,建立“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业务能力联训、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机制,按照统一“受理、分流、调度、督办、回复、回访、归档”七步闭环工作流程,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发挥综治中心多元化解纠纷的作用。针对重点信访事项,及时召开重点信访事项协调会、答复会,分析问题症结,分类施策、建立“一案一策”,确保信访积案“清仓见底”。通过“一案一策”有效化解原良田乡地毯厂2024年至今10名残疾职工生活补助未发放信访积案。今年以来,召开重点信访事项协调会、答复会等20余场次。
一条机制固防线
组建“综治+警务+网格”快速联动,目前20个社区居委会均完成治保委标准化建设,每个治保委配备10-15人,吸纳社区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2569人参加到社区治保委排查巡防队伍中。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夜间重点区域巡查100余次,排查出安全隐患200余处,有效降低了辖区内各类案件的发生,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各治保委实行“13107”处置机制,即(1分钟签收指令,3 分钟电话联系,10 分钟到场处置,7天内回访),确保家庭婚恋、邻里矛盾等纠纷类警情,噪音扰民等求助类警情,第一时间有回应,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努力实现“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