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夏回族自治区信访局 登录个人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吴忠市:努力让“家门口”成为群众诉求“终点站”

发表时间:2023-05-19 来源:宁夏法治报

努力让“家门口”成为群众诉求“终点站”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动吴忠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日,吴忠市信访局负责人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向群众解答相关政策法规。本报通讯员 杨沫 摄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每调解一个纠纷,就是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一份保障,每为群众解决一个困难,就是送去党和政府的一份关怀。

一杯热茶,一脸微笑,一席暖语,一腔热忱……这是信访干部的生动写照。

“老姨爹,先请坐,我给您倒点水,有啥问题、啥困难您慢慢给我说……”走进吴忠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综合服务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正在接待上访群众。一声“老姨爹”,就像亲人一样,瞬间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接访人员根据来访群众提出的诉求,提供政策宣传解读、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多种服务,尤其对部分群众因政策、法规理解偏差造成的问题,经过接访人员耐心地释法明理后,群众的心结打开,问题就得到了化解。这一幕,早已成为吴忠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日常。

多年来,吴忠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大力推进“诉源访源治理”,最大限度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平台下沉,抓牢源头化解、加强协同联动、压实责任落实,不断夯实群众“最多访一次”。

零距离、面对面,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化访”

“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压在心里多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马女士感慨地说。3月1日,吴忠市主要领导到吴忠市信访局接待了利通区古城镇的信访群众,边听边记他们反映所购房屋公证的问题,要求市县两级联动,加强协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协同推进解决该信访问题。市住建、自然资源、公证处等部门对群众诉求分别进行了回应,表示将想方设法查询原始购房手续相关资料,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吴忠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高位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的带动引领作用,坚持党政领导带头坐班接访、约访信访群众,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推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定期接访、带案下访等活动常态化。多次召集信访联席专题会议,层层传达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对部门协同办理的信访问题,现场进行协调、分析和研判,对重点信访案件化解进展实行质量督查点评,对信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责任单位进行通报,确保交办的重点信访问题保质保量办结。今年以来,市、县两级113名处级以上领导接访约访来访群众367批次,批办督办群众反映信访问题385件。

网上信访、阳光信访,架起群众“连心桥”

“太方便了,没想到连信访部门都没去,我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是吴忠市信访局收到的一封群众感谢信。

该局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群众新期待,依托信访业务智能辅助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信访”,着力打造畅通便捷、务实高效、规范有序、权威管用的信访渠道,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9年以来,吴忠市各级信访部门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自治区大数据平台联通“我的宁夏”APP,让网上信访向“掌上信访”延伸,进一步提高来访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不见面、马上办”“不走访、网上访”目标。目前,移动端信访已占全市网上信访量六成以上。群众通过信箱反映宁夏某公司职工复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属地信访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发改、卫健、应急管理、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深入企业进行调查核实,及时解决问题,3天后,书面将处理结果答复信访人,信访人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来访必登、有访必录,压实首办责任制

吴忠市信访局深入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创建工作,以完善信访接待场所、规范信访事项办理为标准,2021年对接访场所进行了改造升级,设立了老张金牌接谈化访室、心理疏导室、法律援助室,配备有信访工作条例、饮水设施、爱心座椅、免费WiFi等便民设施,群众来到整洁明亮舒适的接访大厅,焦虑烦躁的心情得到了平复。

同时,狠抓初信初访,压实首办责任制,始终坚持来访必登、有访必录,抓好受理、录入、转交、办理、督办各环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详细准确登记信访人诉求、精确甄别分类处理、靶向转交责任单位、限时办理信访事项、全程跟踪督办落实,对信访事项一盯到底,推动信访矛盾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妥善化解,最大限度减少问题积累、矛盾外溢,努力实现“一站式接受、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目标。

“家门口”信访服务,提升办理速度和透明度

“以前反映一个问题,来回要跑很多次,费不少周折;现在不同了,家门口有了信访服务点,不用跑路就能解决问题。”利通区金花园小区居民刘阿姨称,她家旁边的公园中,一些市民跳广场舞噪声扰民,附近居民投诉不断。去年下半年,随着吴忠市“家门口”信访服务点建设的推进,在该局的统筹下,组织城建、文化等主管部门,会同属地政府开展现场办公和联合接访,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公园管理回归有序状态的同时,也赢得了社区居民对“家门口”信访服务点的“点赞”。

吴忠市发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针对部分群众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情况,开展基层信访代办服务。利通区杨某通过村上的信访服务代办点,在代办服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网上信访”反映,2019年其申请了特色农业项目贷款200万元,后来养殖的肉牛没能正常出栏,导致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经信访部门协调责任单位利通区农业农村局,与吴忠农村商业银行沟通协调,为信访人办理贷款展期手续,信访人对责任单位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以人为本、合力攻坚,治重化积出实招

2022年12月,吴忠市信访局收到了信访人周某送来的一面印着“真诚服务暖人心 为民办事解民忧”的锦旗。周某原是金积电影院职工,随着时代变迁和政策调整,已经退休身患重病的他因30年前的工龄认定犯了愁。信访局收到这件信访问题后列为重点积案,协调人社部门细查上世纪80年代的历史档案,最终周某的工龄得以认定,相应的退休待遇也落实到位。这是该局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协调多方大力推动解决信访积案的现实印证。

自2020年信访系统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以来,坚持运用以人为本、领导包案、压实责任、系统治理,合力攻坚、强力推进,推动治重化积专项工作取得实效。将治重化积专项工作作为市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列入“一把手”工程,市级领导主动认领“钉子案”“骨头案”,通过高位推动、提级督办,聚焦重点难点,创新方法手段,通过压实化解责任,召开工作推进会、专题研判会、集体约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层层传导压力,一大批时间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陈年旧案得到了彻底化解。

“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调节社会矛盾的‘缓冲器’,是缓解群众情绪的‘减压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群众找干部反映问题是权利,干部为群众解决问题是责任,我们信访干部做好信访工作更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真心实意解决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采访中,吴忠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炜宁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